|
大健康——中日经贸合作下个50年![]() 1972-2022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来,作为世界第二与第三大经济体,两国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贸合作已经形成了互补、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 中日经贸合作下个50年,“大健康”领域将作为一大着力点持续发力,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贸易韧性强 着眼于下一个50年,中日两国可积极把握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等利好,更加积极地扩大在贸易投资、科技创新、双碳、服务贸易、现代农业及第三方市场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近日,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中国驻日使馆原商务公使吕克俭在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22年会暨中日经济交流50年研讨会上表示,中日贸易体现了较强的韧性和底蕴、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作领域宽广 ![]() 吕克俭 中日两国企业可不断优化调整亚太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加快自身发展步伐。吕克俭还列举了中日未来可加强合作的诸多领域。 例如,在数字贸易领域,日本在IT技术特别是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零件等硬件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知识底蕴,中日合作潜力巨大,中日两国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创新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日可在证券金融服务业、老龄人口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医疗健康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运输服务业等进行合作; 养老产业催生大健康发展 老龄人口服务业:以RCEP为契机引进日本先进服务 ![]() 吕克俭介绍,根据RCEP协议规定,中国将提高日本重点关注的老龄人口服务业等的承诺水平,而日本则向中国重点关注的房地产、金融、运输等服务部门做出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承诺。他表示,目前,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突破2亿人,占总人口的14.2%,据推算将为医疗康养产业带来上万亿元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日本目前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在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的投资管理、人才培训和项目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技术。 ![]() 中日双方在医疗健康和养老产业的合作潜力巨大,具备现实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实现互利共赢。 ❖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施锦芳表示,中日养老产业互补性强,中国亟需对日合作汲取养老经验,日本也青睐于中国养老市场,双方养老产业合作由来已久并取得丰硕成果,也将是未来中日合作的重要方向。中国可以RCEP各类规则为契机,深化对日养老合作。 ![]() 一是利用RCEP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内容,通过各项优惠及开放条款,扩大日本养老产品进口,丰富中国的养老产品供给类别和质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 二是借助RCEP服务贸易、自然人临时移动及投资规则,引进日本优质养老服务,吸引日本养老企业入驻中国,扩大双方人才交流,为中国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医护服务人才,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三是通过RCEP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规则,加强中日在养老领域的技术合作,以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等方面的应用,把握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 精彩荐读 点击图片阅读: 面对疫情,南京欣普瑞真如何获得客户满意度100%? 点击图片阅读: 中江天仕宸国际集团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举行 点击图片阅读: 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张宏、刘苏莉陪同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领导到公司座谈交流 ![]()
文章分类:
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