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赴日打工小伙成为千万老板,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天仕宸

南通打工小伙,如今成为老板,他叫邓军。

2010 年,南通县城里,一位小伙从日本归来,带回 30 万元,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小伙在当地买房买车,还创办了公司。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小镇。

对当时的工人来说,30 万元是天文数字。

从事研修生工作至今已 13年的邓军,如今已经成为一家年营销额破2000万的钢结构公司老板,他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故事。

“研修生被视为中国务工群体的淘金热。”他说一切故事从这句话开始。

邓军(中)宴请当时日本老板(右一)来中国做客

邓军今年 43 岁,出身于农村的他,2008年身处人生谷底的时候,因为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想去日本试试。于是查阅大量资料后,他找到了中江天仕宸国际集团。4 月,他收到面试通知,并且顺利通过面试。

许多研修生在网络平台分享在日务工日常," 每日工作 8 小时 "" 周末双休 "" 活儿不累 "" 月入过万 " 等词条,让许多人跃跃欲试。

研修生,也叫技能实习生。

这一工作岗位起源于日本在40年前创立的研修生制度。

其初衷是希望借国际合作,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研修生们往往学历不高,基本是高中或中专毕业,没有明显特长,在国内打工最多五六千元一个月,但又要租房又要自己承担饮食,往往到了月末,工资所剩无几。

" 而在日本,只要不乱花费,一个月至少能攒一万多元,一年下来,存个十几万元没问题。所以说他们还是挺愿意来的。" 邓军说道。

这小二十年间,他跟随着去日本务工的人潮看到中国一步步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还记得自己 2008 年刚接触研修生工作时的情况。

“我当时出去打工目的很单纯,我想出国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邓军说。

当时将近 10 倍的工资差,吸引了大批想要当研修生的人,在他们眼里," 出去干一年就相当于在中国干十年 "。

2008 年 8 月 28 日,他踏上了日本京都滋贺县的土地,成为一家工厂的电焊工。

邓军选择成为研修生的原因,更像残酷生活现实的藤蔓上偶尔开出的朵朵浪漫之花。

" 来日本赚钱是一方面,再一方面我想出来看看,这也是我最大的一个梦想。"

兴许是作为工人的失落感与异国生活带来的新鲜感产生了对冲,邓军并不觉得有什么。

他表示," 我觉得很多人是羡慕我的 "。

" 日本人不爱吃鸡翅、鸡腿,这些食物在日本特别便宜,我经常买。几块钱(人民币)的食材,能吃好几天。"邓军说得很坦然。

每个月,邓军会交纳三个保险:雇用保险、厚生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雇用保险即失业保险;厚生年金保险即养老保险,研修生三年期满回国后,可以返还;而健康保险可以保障研修生生病时,治疗费报销 70%。

邓军表示,日本研修生的工资多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每天工作 8 小时,每周工作 5 天。

但研修生之间还是存在到手工资的不同,这跟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加班时长以及是否有夜班相关。

比如在东京,一小时最低工资是 1070 日元,折合人民币约 55 元。

日本加班费很高,加班 1 小时的工资是平时的 1.25 倍;若是上夜班,即晚上 10 点之后,工资则会变为平时的 1.5 倍。

这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数额,有时候也会上浮,没有固定的上限规定。

在日本的中国人喜欢加班,邓军当时也是夜班工作者。

他们的工作时间基本是在晚上 8 点到凌晨 5 点之间,午夜 12 点到 1 点休息 1 小时。

“这样虽然辛苦,但能赚到更多的钱,每天都很开心。”邓军笑着说。

如今邓军已经成为南通一家钢结构厂的老板,年营业额突破两千万,用他的话来说:“年轻的时候出去看了,通过出国奋斗的经历,让我的孩子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希望更多处在迷茫的朋友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出国去看看,人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希望我的故事能让年轻一辈有启发。“

邓军在日本(右二)

邓军在日本(左一)


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