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社会的未来十年中,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龄化:是指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一个国家的人口比例。 老龄化的加剧,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普遍趋势,这不仅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而且深刻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尤其是一些重度老龄化的经济体,能否有效应对劳动力供给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日本老龄化更为严重,特别是在现代医疗条件下的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更长。9月16日是日本的“敬老日”,日本总务省当天公布的人口估算数据显示,截止9月15日,日本65岁以上老人比上年增加32万,达到3588万人,创历史新高,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28.4%。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日本社会的“未来年表”表明,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现象在最近10年急剧发展。到2024年,人口密度的一代可能全部成为75岁的后期高龄患者,社会保障费也会迅速增加。每3个人中就有1人是65岁以上,日本正在朝着“超高龄大国”化迈进。 1 加强战略和法律制定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本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规划战略。并且制定法律保障老年人权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推进医疗保险和年金制度改革的同时,提出了新社会服务计划,强调超高龄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重视社会服务,并规定了内容和目标。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已出台十余部关于养老服务的法律。其中 ,由《国民年金法》《老人保健法》《老人福利法》和《护理保险法》四部法律构成了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基础,分别从经济、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和生活护理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出台鼓励老人就业的政策 日本缴纳养老保险金时间延长5年,由原来的40年变为45年,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上升至75岁。并且政府考虑取消在职老龄养老金制度,减少固定收入者的养老金,以促进老年人就业。为减轻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和养老金负担,确保60岁至70岁愿意就业的老年人可以再就业,2013年制定了《继续雇佣制度》,规定企业有义务保证老年人就业,废除对工作年龄的限制。 3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日本建立了包括养老保险、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介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2000年通过的《介护保护法》。介护,是指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日本人从4-岁开始就要缴纳介护保证金,此后如果出现需要介护服务的情况,则由介护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另外日本政府倡导提高生育福利,教育福利。鼓励民众多多生育,并且计划实施从学前班、大学学费的减免政策。在人才需求方面,日本也是大力支持国外人员赴日就业学习。 介护——是指照顾年龄老化而无法自理或身体疾病无法独自生活的一种职业。日本的介护是在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一个,而且还拥有最发达的养老产业。 工作内容:从事日本养老院、医疗院护理工作 负责协助护士日常护理工作;安排各项辅助健康检查,记录健康数据;协助开展和组织老人日常集体户外活动;指导高龄老人全自动护理仪器使用;每日营养饮食安排和定期巡视老人的睡眠休息。 赴日介护优势
工作时间: 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加班工资另算,为平时工资的1.25倍) 节假日: 日本节假日很多,节日会按日本国家政府规定节假日休息,如需加班,有加班费 工作收入; 收入比国内高,月基本工资约为10000+人民币(在日本属于中产阶级) 未完待续 上一篇解密——百年企业的传承
文章分类:
行业动态
|